過去多年來一直以為美國遍地是商機而向美國注入數十億資金的外國投資者,現在紛紛退縮。全球各地在過去數十年都以美國會計責任的商業運作模式馬首是瞻的人們,因一連串丑聞而理想幻滅。
德國法蘭克福德累斯頓投資信托環球股票投資總監格德斯說:“在我的事業中,這是我經歷過對美國情緒最為悲觀的一次。人們一致認同美國已不再是投資的最佳地點!
外資對美國失去信心本身已具有極大重要性,因為美國與全球貿易有著龐大虧損,為填補虧損,每日必須吸納13億美元凈流入外國資金。
會計丑聞影響深遠
除了金融問題,地位上的挫敗影響更加廣泛。會計及董事局丑聞造成的更深遠影響,玷污了“美國模式”——一種強調無情競爭、公平交易、高度公開和絕不吝嗇獎勵有為者的哲學——的美名。
雖然歐洲也有自己的金融丑聞,但意大利電訊公司前主席、公開鼓吹歐洲企業運作模式現代化的羅西認為,美國最大的問題是“缺乏羞恥的文化,假如有任何行政總裁做錯事,他們不會被視作賊匪。這是一種道德癌癥”。
歐洲決策者已越來越反對美國的企業會計系統,這項所謂被廣泛接納的會計原則,曾被視為公開資料的黃金標準。
在安然、環球電訊和世界通訊傳出丑聞前,美國仍然帶領全球會計準則。但現在已有越來越多的歐洲人相信,美國的系統太復雜、太易受人操控。英國私人客戶投資經理及股票經紀協會總經理奈特表示,我們一向認為美國好得令人難以置信,這次正好證明不然。
決策高層缺乏誠信
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國企業的做法一般來說,至少仍與其它國家同樣開放可靠,并提升了其它地區股東的期望。而大部分專家都同意主要問題并不在原則本身,而是那些決定更改財務報告的人。
在德國、意大利和歐洲,很多大企業都是靠錯綜復雜的持股及資本架構和保障管理層不受股東干預的法律,才得以免被收購。
類似安然丑聞的事件在其它地方也不是不會發生。事實上其它國家如日本等鼓吹改善企業管理的提倡者,亦只要求各企業能追上美國的會計責任程度。但問題是,目前美國的丑聞卻被反對開放和會計責任的人利用來把他們的主張合理化。
在日本大力推廣自由市場并為首相小泉純一郎擔任顧問的東京某大學經濟學教授島田說,這令不少希望循著美國模式走向現代化的人大感失望。
俄羅斯最大型資訊科技公司商業資訊系統公司總裁卡拉勤斯基說,美國人曾經以為自己體現了會計制度的理想,但實際上根本沒有理想法律。
魔鬼陰影難擺脫
但美國模式已經在全球扎根,沒有可能因為近期的丑聞浪潮便被鏟除,尤其在如印度等近年致力推動現代化的發展中國家。
當地的企業決策者說,在10年前,安然和世界通訊丑聞或可引起反對經濟西化的政策爭執,但現在已經不能回頭。
最近在印度、俄羅斯等國代表美國企業的顧問和會計師都大失面子。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印度地區行政總裁達拉爾說:“丑聞大幫倒忙,尤其我們的專業是要依靠聲譽和信賴而生存的!
在西歐,各企業在過去10年間均逐步傾向美式管理原則。
他們在華爾街上賺大錢,越來越多的公司更在紐約股票市場或納斯達克掛牌,令他們必須按美國規例呈報業績。
但這些規例亦正遇到更多阻力。紐約股票市場去年邀請保時捷掛牌,但其多名決策人多番公開反對有關上市規定,并拒絕像所有美國企業一樣每季公布財務狀況,以免受短期壓力而影響決策。
褪色的美國會計模式
- 發表評論
- 我要糾錯